电子邮箱:
入职时间:2022-06-27
所在单位: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
办公地点:笃行楼S107
在职信息:脱产博士后
通讯/办公地址:
邮箱:
自然界中,常见的天然珍珠质材料(如珠母贝和牙釉质),经常能表现出 远超其矿物质成分的力学性能。生物塑料,作为一种人工合成材料,其理想的状态应兼具天然材料无毒、可降解及传统塑料性能优异、便于加工的优势。如 何借助材料的仿生设计来模拟珍珠质材料的结构特征,是生物塑料领域发展的 关键基础科学问题之一。首先,研究和模拟珍珠质材料的结构特征对高性能生 物塑料的结构设计具有重要指导作用;其次,具备类似仿生结构的人工复合材 料已在金属陶瓷、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及临床诊疗领域展现出诱人的应用前景。 因此,研究和模拟珍珠质材料的微观结构,构建具有类珍珠质结构的生物塑料, 并拓展及优化其多方面的功能,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和应用价值。
近五年,本人一直专注于仿生生物塑料的结构设计及其应用技术的研究。 以模拟天然珍珠质的有机-无机复合结构为生物塑料仿生设计的中心,创新性 地将 TiO2 纳米管阵列及蛋白基质通过非共价键作用结合,构建出生物塑料体 系,并探讨了此类生物塑料在生物医学领域中的多种应用潜能,有望为生物塑 料的功能仿生设计、多功能化发展提供新的思路。自 2019 年以来,申请人已 在 Materials Horizons、Advanced Materials、Journal of Colloid and Interface Science、Applied Surface Science 等学术期刊发表 SCI 收录论文 6 篇。
[1]活性包装